春节
快乐

“茅台酒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茅台刷屏“一带一路”媒体圈

2023-11-25 行业资讯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茅台酒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茅台刷屏“一带一路”媒体圈

1月24日,据人民日报第13版报道,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受邀走进贵州茅台了解中国白酒酿造工艺。

报道称,2015年以来,茅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向内,茅台积极进行文化赋能,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开展品牌文化传播交流活动;向外,茅台深入践行文化传递,输出品牌魅力,频频亮相国际平台,以香飘世界的“文化名片”助力茅台品牌国际化,以大格局、大胆当的开放思维走向世界舞台。

报道指出,茅台在海外的经销商已达到100余家,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40亿元,茅台品牌价值持续攀升,在此基础上,茅台有了更高的目标——以文化为载体打造世界级品牌。为此,茅台积极布局全球,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曾表示,茅台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品牌的代表之一,要坚定不移走品牌兴业、品牌强国的道路,以美为内核,以美为方向,不断丰富茅台品牌“美”的表达,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的美学魅力和时代活力。

事实证明,文化输出的新路径得到良好应证,此次“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也带来自己的独特见解。

近日,一段来自柬埔寨新鲜新闻网的7分46秒长视频获得了近8万浏览量,这段长视频记录了该网首席执行官助理兼主编皮塞斯·乔随团探访中国酒文化城的经历,“茅台”相关词条的搜索量在柬埔寨新鲜新闻网迅速增长。

不只是柬埔寨新鲜新闻网,来自贝宁《民族报》、亚美尼亚通讯社、《匈牙利民族报》、智利发现中国新闻网、越南《人民报》、柬埔寨新鲜新闻网、几内亚新闻网等36位国内外采访团团员走进茅台,了解茅台的历史文化。

中国酒文化城以汉、唐、宋、元、明、清、现代7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为依托,陈列了中国酒业及茅台的发展沿革、工艺流程、酒礼酒俗等酒文化内容,内设中国酒源馆、中国酒技馆、中国酒韵馆、中国酒俗馆等8个展馆,每一个展馆都诠释和演绎着中国酒文化的不同方面,不仅涵盖了茅台文化,也包括世界名酒文化的起源发展史。

精巧别致的中国酒器馆里展示了古代各时期酒器的制作技艺和发展历程,从青铜到陶器,从瓷器到金银甚至玉器,材质不同、造型各异的酒器让人眼花缭乱。

《斐济太阳报》出版编辑莱塞娜·纳西加认真观看介绍,在她看来,能够到中国来了解中国的酒文化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

采访团品尝茅小凌“小巧支”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参观中国酒文化城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深入体验。”莱塞娜·纳西加表示。

采访团成员跟随馆内讲解员的讲解,从遥远的中国酒文化历史长河漫步到茅台文化内涵,感触良多,并于旅程结束回国后在各大海外媒体平台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报道,让茅台的“MEI”行至世界的角角落落。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记者对茅台酒的味道深感兴趣,在品尝后纷纷赞扬道“这里的酒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并表示这味道和悠久的历史结合,显得更加厚重而深沉。

“这个聚居地很小,尽管只有十万居民,但却享誉世界。”《匈牙利民族报》网站执行总编达维徳·拉斯洛在报道中引用中国的说法描述茅台镇。他说,“茅台酒对于匈牙利人来说可能也很熟悉,它的酒精含量为 53%,味道甜美,最容易让人想起果渣白兰地。”

报道中,达维徳·拉斯洛惊奇地发现“在这里,我找不到酒吧”,大家更喜欢坐在河岸上或宽敞的空间里,拿着几杯酒,畅抒心声。”这也正是中国酒文化与各国酒文化的不同风格。”

“从历经几代人的精雕细琢的工艺,到塑造未来的尖端技术”,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每日新闻网》把这趟酒香四溢的旅途形容为“一次不想错过的感官探索之旅”,又以视频形式解答中国酒文化城内的茅台秘密。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走进茅台的前一个月,茅台用一瓶日本爱知县传承近千年的“濑户烧”技法烧制复刻的茅台老酒瓶入驻中国酒文化城,开启了茅台“偕美世界行”的相通之门。

一个月后,“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走进茅台,通过报道让丝绸之路的沿途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了解茅台文化为代表的中国酒文化。正如达维德·拉斯洛通过这次旅程所学习到的中国酒文化:敬酒越低,代表越尊重对方。

在此次参与报道的媒体看来,在“一带一路”上多元文化交流极其重要,此次探访让他们看到了茅台镇的地缘战略意义,也在中国酒文化城看到了极具价值内涵的中国酒文化。

声明:白酒社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mayi@126.com
白酒社
酒柜网
白酒社